
- 带来老区人民的关怀和问候!(07月04日)
- 凝望着百岁老阿姨远去的身影……(06月09日)
- 老区人民的厚爱(03月05日)
- 一条蔚汾河 半部晋绥史(02月25日)
- 携手公益 造福老区(02月20日)
- 一个老区学子献身国防、兑现承诺(11月06日)
- 为公益之路添砖加瓦(09月09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08月30日)
- 2024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在临汾举行(08月30日)
- 你把真情给农民,他们把你装心底。(08月16日)
“对这地方有一份牵挂”——访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
发布日期:2015-09-01 10:40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我出生在兴县,不说其他原因,对这个地方就有一份牵挂,肯定是要来寻根的。再加上我父亲、母亲又常年生活在这,在最艰难的时期跟吕梁的老百姓同生死共患难,一起打日军,这份感情就更不一样。”谈到自己多次来吕梁的感受,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说道。
“我父亲哪都帅,没有不帅的时候!”从贺晓明的言谈中,记者感受到她对父亲无比的喜爱和敬佩。贺晓明说:“父亲是一个能人。他的部队纪律严明,虽说不是百战百胜,但总是胜多败少。他不但会打仗,还特别能打胜仗,因此日军都佩服他。除打仗外,更难能可贵的是父亲会‘当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父亲这就变成了巧妇能为无米之炊。那会儿,父亲初到晋西北开辟根据地,没有军饷开支,部队一穷二白。经过努力,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同时也在财力物资上给了延安巨大支持。”
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9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留一部在绥中活动,主力进到武川、百灵庙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解放区之一。
“给晋绥革命烈士陵园迁葬烈士遗骸对孩子们来说是作传统教育的一个课堂,甚至超过书本的作用,对我来讲去一次烈士陵园就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净化。所有的工作将要结束了,将要离开,心里边好像又多了份牵挂,希望兴县可以发展的更快点,兴县的老百姓可以越过越好。”专访结束时,贺晓明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木二东)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